河北仟信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仟信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仟信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仟信科技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概况  动态信息  服务指南  政策法规  校园管理  安全知识  综合治理  保卫学会 
站内搜索:
 
  安全知识  
 
 媒体安全动态 
 安全教育 
 新生必读 
 案例分析 
 起底邪教 
 
  安全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知识 > 媒体安全动态 > 正文
 
检测“颜值”?小心个人信息泄露
2022年12月26日 09:34      浏览: 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对美的评判,各有各的标准

近年来

一种给“颜值”打分的软件出现了

一张正脸照

就能给出具体的分值

但你知道吗?

就是这样一款

看似有趣的软件

竟是泄露你个人信息的“罪魁祸首”


前段时间,上海警方办理的一起

泄露个人信息案件中

就与这样一款“颜值”打分软件有关

开发者通过这款

所谓的“颜值”打分软件

先后窃取了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




12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该批典型案例涵盖对公民征信信息、生物识别信息、行踪轨迹信息、健康生理信息等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体现了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政策导向。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强化履职担当,不断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保护。2019年至今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1.3万余人,提起公诉2.8万余人。


李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是典型案例之一。2020年6月至9月,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开发人员李某制作了一款可以窃取安装者手机内的照片的软件。当手机用户下载安装该软件打开使用时,软件就会自动获取手机相册的照片并且上传到李某搭建的服务器后台。李某将该软件发布在暗网某论坛售卖获利。



随后,李某为炫耀技术、满足虚荣心,又将该软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发布在某论坛供网友免费下载安装,以此方式窃取安装者手机相册照片1751张。其中,含有人脸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100余条公民个人信息。



2020年9月,李某又用虚拟币在该暗网的论坛购买“社工库资料”并转存于网盘。2021年2月,李某为炫耀自己的能力,明知“社工库资料”含有户籍信息、车主信息等,仍将网盘链接分享到150人的“业主交流”QQ群。经去除无效数据、合并去重后,该“社工库资料”包含公民个人信息共计8100余万条。


2021年3月9日,公安机关将李某抓获。同年8月23日,奉贤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



“在生活中,下载不明网站链接,使用所谓“颜值检测”软件,随意丢弃含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包装等,都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上述负责人表示,各地检察机关在依法从严打击犯罪的同时,对办案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及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促进源头治理。2020年,最高检向工信部发出检察建议,围绕网络黑灰产业链条整治、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问题提出了治理建议。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21)》显示,近一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原因,网民总体损失约达805亿元。82.3%的网民感受到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全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的问题。”该负责人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实践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类型的界定、刑事处罚标准的确定,以及庞杂的信息数量核查等,都成为司法实践亟需加强指导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还有不少诸如此类的非法软件
 
侵入了我们的生活  
在我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快乐时  
有意无意中损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来跟团团进一步看看吧  

 


手机上看不见的隐患


广州大学生李同学近来发现手机电量消耗得特别快,充满电用不了半天。以前一个月30G流量够用,如今只能用半个月,“明明什么程序都没开,手机流量还是拦不住地减少,感觉手机里有‘内鬼’”。


李同学到手机品牌店咨询,工作人员打开手机任务栏后,发现有一个空白程序一直在运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安装上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这个程序‘唤醒’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实在删不掉就只能刷机了。”李同学说。


经调查发现,这种没有名称、图标透明的方式隐藏在手机里的软件,是最新出现的一类不法软件。




透明不法软件在手机桌面上看不到,长按出现卸载等提示,应用管理中显示为空白图标。


不法软件是

 如何被安装到手机上的?


“利用广告、推送等方式,在用户易触位置,如‘关闭’‘跳过’等按钮中藏入下载链接,一旦用户不经意点击,手机后台便开始悄悄下载。”中国金融认证中心高级安全专家告诉记者,有的透明不法软件甚至利用其他软件进行捆绑安装,“有可能机主根本没点错按钮,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下载了不法软件”。


广州刘女士在一次下载软件时,偶然发现手机被安装上了不法软件。她反复尝试卸载未能成功,推送广告的行为也没有停止。


专家分析,透明软件在后台长期开启,不仅额外消耗手机电量、流量,频繁弹窗推送广告,还会通过技术手段使手机按键失效,强制用户观看广告。此外,一些恶意软件甚至诱导用户开启麦克风、摄像头等权限并进行键盘记录,窃取用户照片、通讯录、短信、位置等个人隐私。




“吸金”套路多


1.推送广告赚取分
 

 
刘女士告诉记者,自从手机里有了透明不法软件后,解锁屏幕时都被迫先看广告。点击页面上的“解锁”,甚至会触发新的广告推送。  

 
专家说,透明软件本身没有实质性功能,但一些无良开发者通过往里加入各种功能盈利。广告分红一般通过用户的观看次数、点击跳转次数、下载量等数据进行计算,开发者通过埋伏功能强制推送广告获利。  

 
2.诱导下载恶意扣费  

 
佛山白领吴先生近日发现,手机出现一款名为“XX骑士团”的游戏,每个月被扣掉10元钱。吴先生仔细查看发现,该款游戏是无意中从浏览器下载来的。“想投诉也不知道投诉谁,只能吃哑巴亏。”吴先生说。  

 
3.获取用户信息实施商业目的  

 
深圳程序员王先生父亲的手机里频繁出现广告弹窗,他仔细检查发现,手机隐藏的透明软件,是某购物软件的小插件。  

 
“父亲说这个购物软件是点击微信上别人发来的链接之后下载的。第一次打开购物软件时弹出的权限都点击了‘允许’。”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该款透明软件捆绑于购物软件,因此,在购物软件中输入的商品信息和浏览记录可能会被记录下来。随后,王先生尝试在父亲手机上打开其他购物软件,发现页面中出现了浏览过的同类别商品。  

 
“这个透明软件里被嵌入了第三方SDK功能包,会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甚至可能将收录的信息内容卖给其他服务商。”王先生说。  

 
专家表示,此类不法软件不仅推送广告获取收益分红,还有可能窃取个人信息,成为实施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的工具。
 


小编温馨提醒


近年来,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

往往无意中

将自己的一些个人信息

暴露在了网络上

甚至遭到恶意侵犯、泄露

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

和问题十分突出


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容易被犯罪分子

窃取利用或者制作合成

侵害隐私、名誉和财产


生活中,要谨慎下载使用

诸如此类“颜值检测”等

“趣味”非法软件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来源:学校工青团

转自:安全微伴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 | | |

河北仟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       邮编: